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表文章《我国学者在高模量高导热石墨烯纤维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
文章提及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团队合作,提出“复合流场湿法纺丝”方法,同时实现了纤维的超高模量和超高导热性能,杨氏模量达901 GPa,导热率达1660 W/mK。相关成果以“双取向纺丝法制备高模量高导热石墨烯纤维(Bidirectionally promoting assembly order for ultrastiff and highly thermally conductive graphene fibres)”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 《自然•通讯》
文章提及的高模量高导热石墨烯纤维与高烯科技紧密相关。浙江大学高分子系教授,高烯科技创始人、首席科学家高超带领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石墨烯领域基础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性进展,引领带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石墨烯纤维是由石墨烯基元有序组装排列而成的新型碳质纤维材料。为突破我国高端碳纤维“卡脖子”困局,高烯跳出传统的石油制备线路,另辟蹊径,开创了石墨制纤的全新路线,具有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
自诞生起,石墨烯纤维方向长期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青、重点、重大等项目支持,科学认识不断深入,纤维性能不断提升,持续推进高性能化和高功能化,有望解决碳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科学技术难题。
经过十多年产学研协同攻坚,高烯突破丝束的工程化技术,已于2022年全球首发高导热-石墨烯基碳纤维成果,导热率高于美国王牌K1100碳纤维,处国际领先地位,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最高奖——优胜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窦贤康院士接受《瞭望》专访时指出:我国科研人员在高铁、石墨烯纤维等五大方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在《凝练科学问题案例》一书中评价其“开辟了碳纤维研究的新赛道,增强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CCTV大型电视纪实类节目《非凡匠人》也曾对高烯首次成功使用氧化石墨烯液晶纺丝制备石墨烯基碳纤维进行了深入报道。
高烯科技的石墨烯基碳纤维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辟了碳纤维制备的新途径,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设备、电子电器等领域,有望破局国外垄断的沥青基碳纤维卡脖子技术困境,打造出中国原创的新型碳纤维产品和产业。
“志之所趋,虽艰必克;梦之所引,虽远必达。”高烯科技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把石墨烯领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实用化工程技术和高价值产品,加速推动我国石墨烯产业化进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来源:高烯科技
更多>>需求对接
重点征集各企业发展亟待解决而未解决的产品、技术、项目、资金、材料等需求,CGIA企业需求服务中心会根据您的信息进行深度的分析,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精准的需求对接服务,以石墨烯的方式协助您的企业解决痛点!CGIA企业需求...[详细]
联系我们
您的邮箱已提交,我们会尽早地把最新内容发到您的邮箱请注意查收!